9月17日下午,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着陆,落点精准。在太空遨游3个月之久的宇航员在中秋前夕顺利返回了地面。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据了解,神舟十二号是我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飞船进入了批量化生产和常态运营的阶段。
大国重器奔向太空,新材料至关重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新材料潜藏着无数机会。多年来,我国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正逐步完善。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翻开新材料的史册,一代代民族企业家和专家院士勇闯中国新材料无人区,应时代发展之潮流,担民族企业之责任,刻下了无数个“第一次”、“全球首个”的丰碑,打破国际枷锁,助力我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赶超与逆袭。
国之重器,铸就强国
国之重器,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强国梦。过去几十年,中国无数次吹响大国重器的号角,激励着国人投身强国建设,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和新材料的强劲实力,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 国之重器背后材料。
1954年7月,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在南昌首飞成功。洪都机械厂(今洪都集团)按国家“一五”计划,提前一年零两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并顺利转入成批生产,树立了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里程碑。
图片来源:央广军事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成功制备出我国第一个无余量叶片,解决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变形难题,打破了中国用“60吨掐头去尾对虾”换苏联“一吨镍”的格局。
图片来源:西北工业大学档案馆校史馆
1981年9月,“风暴一号”运载火箭经过7分20秒的飞行,首次把3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图片来源:中新网
1998年3月,中国自主独立研制的歼10飞机在成都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战斗机实现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历史性跨越,我国航空工业和空军力量建设从此迈向新的阶段。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2002年5月,中国自研的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昆仑”涡喷发动机通过国家定型鉴定,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
图片来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2003年10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天马新材的电子陶瓷基板用氧化铝,成功应用在发射器的芯片上,与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共同飞入太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10年8月,中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之后,我国北斗正式成为全球第四个自主航空系统。佳利电子基于微波陶瓷研发基础,开发了北斗卫星接收天线。
图片来源: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筚路蓝缕,砥砺奋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纵观中国新材料发展历史,那些不畏艰险的探索者,或孤军奋战或结伴而行,敢于冲锋陷阵,击破国际一道又一道封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不断填补行业的空白,推动中国新材料发展快速向前。
1951年11月,中国第一家大型轻合金加工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建成投产,新中国第一张铝板生产成功,标志着新中国铝加工事业从此起步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网
1952年7月,四方机车车辆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行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火车的历史。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1958年4月,中国第一家硬质合金厂——株洲硬质合金厂建成投产,打破了中国仅能生产钨砂的落后局面,标志着中国从钨资源大国迈向硬质合金大国。
来源:中国网
1961年,上海江南造船厂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大型锻件的历史。
图片来源:上海市档案馆
1976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在武汉拉出了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开启了中国光纤数字化通信新时代。
图片来源:湖北新闻
2014年,西北工业大学、中航514厂与西安鑫垚开展战略合作,使我国成为全球首个使用飞机碳陶刹车盘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刹车技术跻身于世界领先水平。
图片来源: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
2019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宁波聚嘉新材率先打破LCP材料的单体合成与提纯、聚合等技术被国际垄断的局面。
图片来源:环球专网通
2020年, 600 km/h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上海成功试跑,成为中国地面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期间,中车四方丁叁叁团队技术负责研发,联合3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吹响号角,再创辉煌
披荆斩棘,筑梦前行。古往今来,代代炎黄子孙薪火相传,用双手推动中国屹立于民族之林。如今,我国在超导材料、金属合金等材料领域,创下了令人振奋的佳绩。
中国制造的光辉成就,离不开材料基础。西部超导作为我国航空用钛合金棒材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公司创造了两个“唯一”,即国内唯一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和全球唯一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弥补了我国新型战机、舰船制造急需关键材料的“短板”。
图片由西部超导提供
威海晨源建成了亚洲首条树枝状聚酰胺胺和超支化聚合物的产业化生产线,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欧美技术垄断。
图片来源:威海晚报
历时三年,四方超轻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份镁锂合金国家标准——《镁锂合金铸锭》,填补了我国镁锂合金领域的行业空白。2015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浦江一号”卫星,这颗卫星首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制与生产的镁锂合金。
图片由四方超轻提供
2019年6月18日,是湖南世鑫新材的高光时刻,其生产的时速400km高速列车制动盘与闸片下线,打破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对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盘的垄断,解决了我国高速列车制动盘国产化问题。
图片来源:湖南世鑫官网
中国新材料砥砺奋进,支撑着中国制造崛起,写下了一部部令人激昂的奋斗史。尽管新材料遍地打破垄断、突破国际枷锁的事迹饱受质疑,但若没有点滴积累,何谈进步与超越?历史轨迹证明,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材料人向新材料不断探索的决心绝不停止!
沧海桑田,世事变幻,但材料人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探索精神将万古长青,向默默无闻的“大国之材”致敬!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已有5000+精英加入“5000+航空航天材料通讯录”(支持在线群聊、实名认证、互换名片),聚集了航空航天领域董事长、总经理、技术总监、教授等高端资源,如果您想快速找到供应商、找客户、找人脉,找合作,欢迎加入。
信息互联,共同推动航空航天行业发展!该群主要成员包括:中航工业航标、西部超导、上海航空材料结构检测、中钢集团、宝武特种冶金、宝鸡鑫诺、南山铝材、日立、华曙高科、中复神鹰、中航泰达、新亚公司、惠柏新材、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南大学、湘投金天钛金属、至翔资本、华夏幸福、广发乾和等。
↑点击或扫码立即加入↑
|